My little corner
Friday, June 01, 2012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前日温书,看到六十一回,柳五儿因为玫瑰露和茯苓霜被林之孝家的抓了,送去回管事
的。这时候正是凤姐小产,所以大观园里临时让李纨探春宝钗“三套马车”代管。等于
是大观园改革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冲突。
林之孝带了柳五儿,拿了赃物,来回李纨和探春。“那时李纨正因兰儿病了,不理事物
,只命去见探春”。李纨其实真是老油条,别看孤儿寡母的,在大观园里貌似很清冷孤
离,其实自己的算盘打得很精,凤姐以前给她算过帐。这里明显是麻烦的得罪人的事,
李纨的托词来的也很合适,兰儿病了,暂不管事。我倒心想,不知真病还是假病。
探春正在洗漱,“只有侍书回进去,半日,出来说,姑娘知道了,叫你们找平儿回二奶
奶去”。首先很巧妙的是“半日”这个词,可见回去了很久。后面也看到,实际上大家
都知道谁偷了太太房里的玫瑰露,彩云拿了给环儿和赵姨娘。这个怡红院众人皆知的事
情,探春不会不知道。这时报来顶赃的柳五儿,探春纵然不知道茯苓霜一事,也定知道
玫瑰露上她是冤枉的。探春是有权力而且知道真相的人,她可以洗清柳五儿的冤屈,但
是她不好办这件事,她没法说出来我实际上知道谁是小偷谁是窝主。其实林之孝也是心
知肚明的,大家都走个过场找个替罪羊而已。
所以这个棘手的事就推给了平儿跟二奶奶。凤姐果然爽利,马上吩咐撵出去,打板子。
这种雷厉风行的固然是爽快了,对上面也好交代了,但是下人里得罪的也不少。亏得平
儿在中间周旋,一是找了彩云来讲明,二是找了宝玉顶缸。
这里面还有搞笑的就是秦显家的临时夺权。这一段太好玩了,非要看原文才过瘾。
最后想说一句的是宝钗。作为三套马车之一,在整个玫瑰露事件里貌似完全没有出现。
之后才提了一句,是在锁角门的时候,告诉宝玉,这几日,七事八事,竟没有我们那边
的人,可知是这门关的功效了。还说了,殊不知还有几件,比这两件还大的呢。宝钗总
是这样,在这种政治斗争里,貌似一幅画,她总是在角落里,不知名,不被提起,但是
来来去去她比谁都清楚。不愧是绝顶聪明的人,在做人方面真的无懈可击,从不落不是
,从来不会说错话办错事,从来都是合适的出现在合时的地方。
只是人间难有圆满,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Tuesday, May 22, 2012
从扎克伯格成婚说起
最近脸书和它的创立人扎克伯格在新闻上露面很多。先是脸书上市,扎克伯格敲钟,新一代亿万富翁出现。第二天,扎克伯格在自家后院跟多年女友低调完婚。两件事,事业和家庭双丰收,双喜临门。
对扎克结婚的报道,真是让我等八卦人士大开眼界。腾讯说,扎克迎娶"美娇娘",搜狐说,"娶了矮挫穷"。娘哎,雷的人口吐鲜血。这个矮挫穷是拿什么做参照物的哇?难不成是对照贵公司头头的裸露上身的"时尚"大片?
早先就有人八卦贴了chan的街拍照片,那时还是女友阶段,一众人啧啧有声怎么这么胖,像大妈。如今这二位修成正果,正赶上脸书套现了白花花的银子,那是更加刺激神经了。谁知这么个不起眼的,居然天上掉了馅饼。这世道,真是tmd太不公平了。
伪技术派的记者迫不及待,发新闻评论说,扎克成婚是为了避税而非真爱。然后不知所云的写了一篇美国税法的伪技术分析。让人无语之余必须思考这种自信的心态究竟是从何而来?有回帖一针见血的指出,如今这位新贵竟然没有像煤老板一样甩了糟糠娶个大胸假脸的女明星,真是太不正常了,不光有钱就算了,居然还能有爱情,羡慕嫉妒恨,这让人可怎么活?!
又有人因此发帖,讨论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审美观不同。大楼叫个七扭八歪,从abc的长相到英文口音,从群众纷纷现身说法,"我实验室的老美"看法如何如何,到东西方的"爱情动作片"明星都讨论分析了。关注子女教育的说,这件事对亚裔来说真励志。也有人感叹,中国典型的美女放在美国"浪费"了。真是边围观边吐血。好在时不时能有三观正常的抚慰我等心灵,指出,先把女儿推进哈佛再说,可得先有机会认识潜力股再说别的,或者质问,美女怎么样才不叫浪费?回国当二奶?
合上电脑,长舒一口气,仍然呼不出心底的郁闷。这是个神奇的倒退的时代,让人蹚目结舌。十五年前泰坦尼克号上虚伪自私控制欲的富豪男友,如今变成了少女心中的理想的高富帅。从19岁就开始并肩奋斗的近十年的稳定的恋情,也可以在金钱的光芒下轻轻的被抹杀。就算忽略这段感情的因素,chan怎么就配不上扎克怎么就成了矮挫穷?人家正儿八经的哈佛的本科,然后进了数一数二的医学院,这绝非一般人物,美国这样的女生可有几个?你真当以为女人唯一的价值就是脸蛋和凶器,头脑一文不值?
说到这里想起前几日偶然看了几眼的非诚勿扰。一个女选手说,我是某某国家在读博士生,但是,我的愿望是奉献给家庭,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这句话这么看还好,但是配上她那小心翼翼的不自信,一副我博士我有罪的样子,真是沤死人了。让人恨不得冲进屏幕摇晃她的肩膀,做个女博士那么丢人吗?读博士跟做好妻子好妈妈是对立的吗?在追求个人独立和成就的时代,怎么还是一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样子,需要为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表示羞耻和检讨?真是气人,想把她轰下台去,省得给女人丢脸。
真是不理解啊。一方面人们感叹这是个"拼爹"时代,另一方面,人们没有意识到,在这之前是漫长的"拼娘"时代。娘拼好了,不需要拼爹。老辈人都知道,好媳妇旺三代。一个高素质的妈妈,给孩子带来的不光是智力的优势,还有从小耳濡目染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女人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的对自己的栽培,对自己能力的提升,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你和你的家庭,都会潜在的为之受益。对于微薄上各种秀包包秀鞋子秀青春美色秀齐B小短裙的,只能说,对于只会欣赏这些的人,你和你的家族,其实,也就只当得起这些。
Saturday, May 19, 2012
关于吃的回忆和牢骚
昨天看了个纪录片,叫舌尖上的中国。结果,全身心的被震撼了。片子的理念也十分的
对我胃口,好的食物百分之八十来自于好的食材。差一点就南橘北枳,面目全非了。
人在漂泊,不得不妥协于合适的原料的匮乏。正如现在,在通勤火车上码字,早上吃的
火车站小店的隔天的软塌塌croissant,喝着不能称之为咖啡的colored water,被纪录
片的美食撩拨的心神不宁,泪眼婆娑。
来美以后曾经很疑惑为什么记忆中的十字青椒是很好吃的蔬菜,凉拌爽口,炒鸡蛋也干
脆细腻,而美国的那么不能入口。后来回国吃妈妈炒青椒,一点不错正是记忆中的味道
,从此彻底对美国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的青椒死心,断定是品种问题。
去年参加了附近大学的CSA farm,每周可以拿到配给的当季蔬菜,有啥算啥,有多少算
多少。对于热爱厨房的人,这是挑战和机遇并存。有时拿了莫名其妙的蔬菜叶子,完全
不知所措,就算上网狗狗,也很难找到中餐食谱,只能凭经验推测和试验,难免碰到恐
怖的黑暗料理的情况。凉拌angula,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对于熟悉的蔬菜,这真是愉悦的经历。这个农场完全追求可持续养殖,我这才第一
次在美国吃到如记忆中一般清脆的青椒,皮薄,无蜡,随便加油炒炒,就香脆的很,如
二八的姑娘一样水灵,完全不象超市青椒那副老踏踏的皮条相。
还有必须要说的西红柿,虽然卖相很差,裂着大口子,蒂处带着青色,张牙舞爪。但吃
起来美妙的无法言语。一夏的西红柿全被我凉拌吃掉了,跟水果一样,感觉炒啊做肉酱
什么的就是暴敛天物。也才认识到超市催熟的红透的面相好的西红柿是多么的有欺骗性
多么表里不一,看到就想啐它,还蒙面含羞的,你也好意思???
茄子,是在最合适的时候摘下,外皮光滑,茄肉像虾肉一样有弹性,没有一粒籽。我才
记得为什么我妈妈说以前在农村干活累了就掰个茄子吃。对,绝对不是美国超市的沉死
人的一肚子坏籽的茄子,那个是当不了水果的。
说到这里就开始想家。去年带着儿子回家,许多年没回去了,自然走亲访友,吃了上上
下下不少餐馆。大部分吃过就没印象了,只记得一个,是姥姥家镇子上的一家平民馆子
,装潢俗气,门口吊着胶皮条状的帘子,挡苍蝇用的,楼上有所谓包间,但是要从后门
穿过灶间上楼。那个灶间真是再不能更简陋了。这种馆子,自然把能用的空间都拿来支
上桌子给客人,灶间就挤到了两间平房的夹道处,上面用油毡等物封顶,乌漆麻黑,烟
雾缭绕。通过这个灶间上楼,对食物根本没了指望。
大妗子拿了两个塑料袋,一个是盐水毛豆,自家院子里种的,一个是盐水花生,也是自
家煮的。还带了两箱什么饮料。平民馆子,招呼熟客的,不管客人自带酒水。一大家子
熟熟唠唠的就聊起来。
菜呼噜呼噜得就开始上了,北方粗糙的餐馆,都是大盘子装,满满冒尖的,不然被人嘲
笑不实惠。一盘子炸知了爬,一盘子炸蚕蛹,是时令菜。其他的都是北方家常菜,肉丝
芹菜啦,炸藕合啦什么的,刀功一般,如同憨憨的北方大妞,大屁股哐唧往桌子上一坐
,就这么地了,您看着办。虽然一切一切都其貌不扬,但一开始下筷子,掉了下巴一样
,绝对的惊艳。想必这菜这肉都是当日新鲜的,大火爆炒,随即就端上来,肉丝滑嫩,
蔬菜味道纯正鲜嫩多汁。盖过之前一切大的小的馆子,感动的都要哭。
菜吃过一轮,最后上主食,是家乡特产旋饼,这是在滚烫的石头子上烙的肉馅饼,这次
的旋饼是羊油煎的,羊肉芫荽馅,真真正正的外酥里嫩滴着油的。老板娘端了大盘子旋
饼,随即在桌子上发了两头蒜,自己现剥皮,就着旋饼解腻。也许南方姑娘看了要捂嘴
,吃旋饼肉饼包子饺子热面条凉面条,就着生蒜瓣,在齐鲁大地那是必须的。
回国后跟我妹妹感叹这一行,吃的最好吃的就是这一餐。美食在民间,真是不虚。
几年前第一次去我婆婆家,在江苏南通,长江边上。同为吃货的老公早已形容过多次伊
家乡的美味食材,比如小牛肉如何细嫩,根本不是美国这种皮糙肉厚的牛肉,纤维粗的
能编麻,比如河豚鱼是如何的鲜美,刀鱼又是曾经多么家常现在又是多么奇货可居。我
自然耐心等待美食之旅。
几年后,停留在记忆中的并不是大闸蟹,也不是河豚鱼,是一次家宴。这个家宴是我公
公的大哥家请客,我公公的几个兄弟加上能到场的子女们,一大家子吃团圆饭。当然也
是因为我老公的奶奶跟着他大哥住,当时已是百岁老人,仍然可以走动,神志清楚,记
得所有孙子,孙子媳妇跟重孙的名。去年老人家已经过世,活到102岁,算的上喜寿。
我们当时携娃回去趁她身体尚硬朗的时候探望,回想起来真是幸亏如此。当天老奶奶兴
致很高的收拾好了坐在家门口等我们,后来又欢喜地看喂我儿吃饭,跟我讲话聊天,慈
祥安宁,十分美好。
家宴,是我公公大哥的儿子掌勺,拾掇出三桌子菜有模有样,地道家常。记忆深刻的是
一道鱼丸汤。早就在各种美食文章中看到过江南鱼丸汤的做法,什么鱼肉剔下打成浆汆
丸子。真吃到口,必须赞叹美味,鲜,清汤上飘着几点小葱,白嫩的丸子飘在汤上,素
雅别致。还有很赞的是简单的炒青菜,家家户户屋前院子里都种着一畦青菜。临时摘下
来大火炒细豆腐丝。用的是菜籽油,清爽清香。虾不用说一定是活的,河虾,开水汆了
,沾酱油吃,甜香。美国只有在阿拉斯加吃过刚捕上的活虾,可悲的裹了面包粉炸。
南通的规矩,请客是要请一天的,吃了午饭休息玩耍,再等着吃晚饭。吃的炖芋头里的
芋头是现从地里挖出来的,大娘坐在院子里削芋头,大爷坐个板凳跟我聊天,说芋头好
,养人,长寿。我娃尚不会走路,搀着大人的手登登地满院子追小狗跑,去侧屋里看羊
,不然就扑在晒黄豆堆上刨抓黄豆。
这一天本来都是很好的,除了一个囧事。话说南通农村的茅厕,不象我们那里农村,做
一个封闭的角落,这里是一个搭起来的马桶。上面有个一人大地方的小亭子大概为了遮
雨,但是前面只有半人高的矮墙,坐马桶的时候不能把人全挡住,我不是很了解这个设
计的涵义,是因为做一人高的围墙太费砖,还是为了人们大号的时候仍然可以打招呼聊
天?更囧的是,大爷的房子临马路,一时半会就有行人咯噔噔骑着自行车过来。所以那
天下午我突然觉得大事不妙时,发现我得在马路边露天上厕所。晕倒啊,人活到三十而
立,还要几乎在大庭广众之下随地大小便,跨度大到有点撑不住啊。亲戚出了个主意给
我,说你不然去邻居家上厕所,邻居家正好没人在家。邻居家靠里一点,虽然厕所的设
计是一样的,但好歹不在马路边上。我麻溜的拿着草纸去了。刚坐下来一阵畅快,突然
发现邻居大叔嘟嘟嘟骑着个摩托回家了,面露微笑,就看到我在他家门口,囧囧有神的
上大号。老天啊啊啊啊,我不知道我脸皮是怎么拎回来的。
Wednesday, March 23, 2011
粉团变迁学
最近在做这个方向的题目,有些意思。给大家讲讲。
假设人与人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朋友,一种是敌人。社会学里面发现只有两种三角关系是稳定的,就是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其他两种,一个是两个朋友不合,一个是三方都彼此敌对,这两种情况都不是稳定的。这第二种情况可以想想三国时期,必然是因为共同的敌人而使得另外两方暂时放下彼此的不同意见暂时合作。
社会学家用来研究国际关系以及变迁,比如中国跟巴基斯坦好,因为中国跟印度不合,巴基斯坦也跟印度不合,所以中国跟巴基斯坦就惺惺相惜。这里面还有一个定理,就是在变迁的关系中,最终的稳定结果,要么大家都是朋友,要么必然分成两个敌对阵营,每个阵营中都是彼此的朋友。这个情况在一战,二战,和冷战时期都有出现。
所以有时候想想粉丝团也有点意思。比如小月月吧目前是猩猩,麻子,阿2粉一家亲。哈哈哈哈。为什么呢?是因为有花生这个共同的仇恨目标。另一个角度想,花生从最开始定下的不结盟思想,必然使得花生一定是一个孤独的,但是坚强屹立的群体。也就是说,这注定了花生永远是那两个敌对阵营中,某个阵营的唯一一方。
其实话说回来,只有弱者才结盟,任何open to结盟的团体,都不可能是一个真正强大的群体。所以,孤独的行走吧,无论是老陈还是花生都是如此。
假设人与人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朋友,一种是敌人。社会学里面发现只有两种三角关系是稳定的,就是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其他两种,一个是两个朋友不合,一个是三方都彼此敌对,这两种情况都不是稳定的。这第二种情况可以想想三国时期,必然是因为共同的敌人而使得另外两方暂时放下彼此的不同意见暂时合作。
社会学家用来研究国际关系以及变迁,比如中国跟巴基斯坦好,因为中国跟印度不合,巴基斯坦也跟印度不合,所以中国跟巴基斯坦就惺惺相惜。这里面还有一个定理,就是在变迁的关系中,最终的稳定结果,要么大家都是朋友,要么必然分成两个敌对阵营,每个阵营中都是彼此的朋友。这个情况在一战,二战,和冷战时期都有出现。
所以有时候想想粉丝团也有点意思。比如小月月吧目前是猩猩,麻子,阿2粉一家亲。哈哈哈哈。为什么呢?是因为有花生这个共同的仇恨目标。另一个角度想,花生从最开始定下的不结盟思想,必然使得花生一定是一个孤独的,但是坚强屹立的群体。也就是说,这注定了花生永远是那两个敌对阵营中,某个阵营的唯一一方。
其实话说回来,只有弱者才结盟,任何open to结盟的团体,都不可能是一个真正强大的群体。所以,孤独的行走吧,无论是老陈还是花生都是如此。
羊群效应,抢盐和精英逻辑
中国的老百姓抢了点盐,遭到了精英群体的嘲笑:愚蠢,无知,盲从,充分反映了对中共的不信任,等等。自我感觉良好的他们贴了大照片,照片上拥挤的人群抱着一箱箱的盐,还传颂着谁谁开三轮车抢了900斤,啧啧啧,哈哈哈。精英们自我感觉真是太良好了。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纯粹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羊群效应(herding)的典型范例。虽然羊群效应这个词貌似有贬义的感觉--羊群,感觉是无知无脑的一群人,没有自己的判断而只能盲从领头羊—但是,正相反的是,羊群效应完全是理性分析的后果,恰恰是人们做了理智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好的名称是information cascade,信息链式反应。
羊群效应的表现是人们似乎在简单模仿其他人的行为。仔细分析来看,这种模仿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直接的益处(direct benefit, network effect)。在这件事上,面对抢盐风波。每个人有两种选择,参与,和不参与。参与没有什么直接的害处,除了浪费点时间精力,不过老百姓嘛,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不参与的话,可有明
显的害处,因为市场上的盐来不及调度,等盐都抢光了,毕竟需要盐做菜的。
另一种原因是通过对前面人的行为作出的理智的分析,推测他们可能知道的非公开的信息(informational inference)。1960年社会学家就做过试验,一群人站在繁华的街道口一起仰头朝天。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基本上过路的人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15个人一起看,45%的行人都加入这个群体一起看天。这种羊群效应的脆弱性和易发性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假如一个罐子里有三个球,有一半的可能是两蓝球一红球,有一半的可能是两红球一蓝球。现在有一群人轮流上去,随便拿一个球,然后猜测是红球多还是蓝球多,并宣布结果(但是并不透露他拿出来的球的颜色)。现在看下面这种情况。假如第一个人拿出来一个蓝球,那么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宣布蓝球多。如果第二个人又拿出来一个蓝球,他知道第一个人最好的选择是不撒谎,那么对第二个人来说,就好比他知道随机取两次,都拿出来蓝球,他最好猜篮球多。现在在第三个人来说,同理分析,他知道前面两个人理智的选择都是不撒谎,那么即使第三个人拿出来一个红球,对他来说,他得到的信息是随机拿三次,两次蓝球一次红球。这种情况下对于第三个人,最好的猜测也是蓝球多---虽然他自己拿了一个红球出来。其实,无论第三个人拿出什么球,前面两个人的选择信息量已经盖过他自己的观察,所以他自己的观察等于没有效用。对第四个人来说,同样,他知道第三个人的宣布是不可靠的,也就是他的信息量等于第一,二个人的宣布结果,和他自己的观察,这么来看,第四个人,乃至第N个人,他们的位置和第三个人一样,也是无论自己观察是什么,都会宣布蓝球多。假设实际上罐子里是红球多,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都拿出一个蓝球的概率只有1/9,但是后面的一群人,虽然综合来看拿出多的多的红球出来,都简单的模仿了前人,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反观这些推理,都是建立在每个人都是诚实的基础上,通过他们拥有的信息作出的最合理最理智的选择,完全可以用概率上的贝叶斯理论来一一解释。
对于羊群效应的研究,在社会学上已经做了几十年,有严格严肃的数学模型和推导。羊群效应很容易出现,也很容易消亡。其实,不就是抢了点盐嘛,什么大不了的事,又不是抢鸡蛋。但是在不明真理的情况下无知的显摆自己的优越感,对群体做夸张的总结陈词,中国人如何如何愚蠢从众,日本人如何如何睿智淡定,其实是挺让人恶心的一件事。毕竟这是生养你的民族,他们最朴素的愿望只是照顾家人,让生活好一点,在政府时不时就当他们是蝼蚁一般的屁民的时候,请对他们心存一点敬意。
纯粹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羊群效应(herding)的典型范例。虽然羊群效应这个词貌似有贬义的感觉--羊群,感觉是无知无脑的一群人,没有自己的判断而只能盲从领头羊—但是,正相反的是,羊群效应完全是理性分析的后果,恰恰是人们做了理智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好的名称是information cascade,信息链式反应。
羊群效应的表现是人们似乎在简单模仿其他人的行为。仔细分析来看,这种模仿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直接的益处(direct benefit, network effect)。在这件事上,面对抢盐风波。每个人有两种选择,参与,和不参与。参与没有什么直接的害处,除了浪费点时间精力,不过老百姓嘛,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不参与的话,可有明
显的害处,因为市场上的盐来不及调度,等盐都抢光了,毕竟需要盐做菜的。
另一种原因是通过对前面人的行为作出的理智的分析,推测他们可能知道的非公开的信息(informational inference)。1960年社会学家就做过试验,一群人站在繁华的街道口一起仰头朝天。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基本上过路的人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15个人一起看,45%的行人都加入这个群体一起看天。这种羊群效应的脆弱性和易发性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假如一个罐子里有三个球,有一半的可能是两蓝球一红球,有一半的可能是两红球一蓝球。现在有一群人轮流上去,随便拿一个球,然后猜测是红球多还是蓝球多,并宣布结果(但是并不透露他拿出来的球的颜色)。现在看下面这种情况。假如第一个人拿出来一个蓝球,那么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宣布蓝球多。如果第二个人又拿出来一个蓝球,他知道第一个人最好的选择是不撒谎,那么对第二个人来说,就好比他知道随机取两次,都拿出来蓝球,他最好猜篮球多。现在在第三个人来说,同理分析,他知道前面两个人理智的选择都是不撒谎,那么即使第三个人拿出来一个红球,对他来说,他得到的信息是随机拿三次,两次蓝球一次红球。这种情况下对于第三个人,最好的猜测也是蓝球多---虽然他自己拿了一个红球出来。其实,无论第三个人拿出什么球,前面两个人的选择信息量已经盖过他自己的观察,所以他自己的观察等于没有效用。对第四个人来说,同样,他知道第三个人的宣布是不可靠的,也就是他的信息量等于第一,二个人的宣布结果,和他自己的观察,这么来看,第四个人,乃至第N个人,他们的位置和第三个人一样,也是无论自己观察是什么,都会宣布蓝球多。假设实际上罐子里是红球多,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都拿出一个蓝球的概率只有1/9,但是后面的一群人,虽然综合来看拿出多的多的红球出来,都简单的模仿了前人,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反观这些推理,都是建立在每个人都是诚实的基础上,通过他们拥有的信息作出的最合理最理智的选择,完全可以用概率上的贝叶斯理论来一一解释。
对于羊群效应的研究,在社会学上已经做了几十年,有严格严肃的数学模型和推导。羊群效应很容易出现,也很容易消亡。其实,不就是抢了点盐嘛,什么大不了的事,又不是抢鸡蛋。但是在不明真理的情况下无知的显摆自己的优越感,对群体做夸张的总结陈词,中国人如何如何愚蠢从众,日本人如何如何睿智淡定,其实是挺让人恶心的一件事。毕竟这是生养你的民族,他们最朴素的愿望只是照顾家人,让生活好一点,在政府时不时就当他们是蝼蚁一般的屁民的时候,请对他们心存一点敬意。
Wednesday, February 23, 2011
韩寒:乞
我的车开在路上经常叮铃桄榔的响,朋友常问,是不是排气管松了?我说,不是,是钱在晃。我一般都在车里放很多一元硬币,在红绿灯口或者目的地停车的时候准备给那些乞讨者的。我对乞丐有着很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我知道他们很多都是假的,因为我出门一般比较晚,路上冷清,我看到过不止一次乞丐被人用车接走,另外一方面,不管真的假的,有些人真是看着可怜,所以,一般来说,只要遇上我都会给几枚硬币。但是到后来,我就完全麻木了,完全不是处于内心的怜悯,只是习惯。我国的乞丐都是出动出击的,儿童占了很大比例,有时候会跟你一路,尤其是你身边有姑娘的时候,你不给吧,显得你衣冠楚楚毫无爱心,你一给吧,瞬间小孩子都簇拥着你,这下你有再多零钱也不够了,你要是给大面额吧,又显得你作秀特别装逼,而且很多时候你明知道其实是助纣为虐。我就经常被簇拥,有一次我给了一张二十给一个小孩,说小朋友,你负责给你们七八个同伴分一分,我没零钱了。那小朋友看了我一下,嗖一声跑了,我瞬间就被剩下的小孩子爬满了,腿上都挂着一男一女,真体会到了儿女绕膝。不过通过乞讨者,我知道最近的确通货膨胀了,几年前给一块钱和现在给一块钱,得到回馈眼神的都不同了。
后来我也打听了,为什么这么多的小孩在乞讨。据说这是一门生意。所幸我看见的大多还是健全的孩子,最近微薄上看见说有人将小孩拐走以后弄残,专门用于乞讨,突然间想起几年前老是在街上卧在木板小车上的残疾儿童沿街乞讨,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看到网上有人提出,其实法律早已规定,禁止胁迫儿童乞讨。公安部也表示,看见有人胁迫儿童乞讨要报警,但问题是,我也算有丰富的被乞讨经验,但我还真没见过有人当场胁迫者儿童乞讨。所以,我觉得法律应该禁止任何儿童参与乞讨,不管他有没有收到胁迫或者是亲生父母生计所迫,凡有,儿童参与乞讨的一概违法。而且这不难实施,因为所有的乞讨地方都是人群聚集地或者交通繁忙路口,按理有着足够的警力。只要你立法,我相信人民群众有足够的觉悟和愤慨让这个国家没有一个儿童行乞。
但可能真正带着孩子乞讨的父母会认为,只要不是被拐卖或者胁迫的儿童,我带着自己的小孩要饭是我的权利,是种自由。诚然,我们也许没有出版的自由,结社的自由,游行的自由,但我们绝对享有行乞的自由,但那是对于成年人。自由也总不是绝对的,国家大型盛会时,政府形象工程前,你还是不能随意行乞的。其实这都是乞讨儿父母衡量了效益以后的决定,他们觉得两人打工加起来一两千,肯定没有带着小孩行乞的效益高。我认为他们的申张可以忽略不计,国家保障不力,但健全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行乞,由于他们的劣性,让政府有借口不立法或者修法,会导致别的父母孩子被拐卖。虽然有时候,有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在我国并不重要,很多人觉得我们的法律不健全,其实法律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健全,该有的基本也大差不差,取决于谁要使用,有权势者要行事时,法律就是不健全的,你要侵犯到有权势者时,法律就是健全的。但无论如何,有,总比没有好。
其次,真的有不少人身有残疾,甚至孩子残疾,或者的确无路可走,必须乞讨,这就牵涉到社会保障和福利的问题了。否则你让那些人怎么办呢。低保根本不够活的,如果是农村户口,更没有保障。孩子国家不可能帮你养。人肯定还觉得,你乞讨我没有收你乞讨税和管理费已经很开恩了,怎么还要反过来给你钱养活你孩子呢?说句题外话,大家都知道,我们政府很有钱。很多人在嘲笑美国金融危机了,美国某州政府财政都是赤字,某州政府要破产了。但如果人家可以随意就开征一个税种,马路一拦随意收钱,房子随意拆平整出来的土地随意卖,人家政府肯定也不会破产。其实以上这些都不用,你只要让人家政府收一样的税然后给予中国人的福利,就可永葆任何政府不破产。所以,只有政府常常破产,人民才会不破产。很可惜,有些国人一看见别国政府破产了,就乐不可支,激动的摇醒自己积劳成疾但又不敢去医院看病的老婆,说,还是我们政府牛牛牛牛牛牛牛……住桥洞回声有点大,没办法。
最后,我们都希望禁止儿童行乞能最终被写进法律,能最终被严格执行,虽然孩子被拐卖,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去乞讨而是被卖给别家,但无论如何,总要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开始。这么多人为了所谓的国策,为了给国家减轻负担,只生了一个孩子,如果政府还保护不了那一个孩子,那么就算你永不破产,你都无颜以对那些无言以对的顺民们。
-----------------------------------------------------------------------
我看到有朋友提出了两个很好的问题,问题之一是问我支持随手拍照解救被拐儿童么?
我觉得,这是一个推动的过程和重要的起始点。真从中找到了孩子那当然再好不过。但我不喜欢看见它变成一个狂欢,乞讨的儿童中,我相信身边是亲人的还是居多,真要是恶人,到时候万一给作为道具的儿童毁个容或者索性毁个灭,你拍了也没用,而那些乞丐的亲生孩子也有其尊严,他一定不希望自己长大以后看见自己乞讨的照片还留在网上。所以,如果发起大规模这样的行动,要有足够的能力去推进核实和面对一些误伤。当然,你不能指望每个丢失孩子的父母都开微博,所以最好能够有办法促使各地公安部门通知已登记的失去孩子的父母及时辨认,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如果在公安部门确认受害父母都已经看过照片,但没有找到疑似丢失的孩子的情况,那些公开的照片则最好删除,只存档保留在公安系统的内部档案中。其实更好的方法是丢失孩子的父母上传自己孩子的照片,然后网友找,但恐怕这样大家又都没有热情。但热情总会过去。就看冷清的时候,是不是大家还能坚持默默做事。
如果有人说,警察不作为,我并不同意,因为警察的主要任务是忠于政权,然后才是服务人民,最近维稳工作比较艰巨,主业都有点忙不过来,所以保护人民做的有点不到位,也是可以理解的。从邓飞的微博里一路看到彭高峰的寻子文章,你可以看见,警察虽然寻找孩子不得力,但是在如何截访等方面,还是非常到位的,有勇有谋,张弛有度,所以总体来说,还是精于主业,忠于业主的,是大有作为的。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38607。
第二个问题是,不能幼稚的相信立法,还是应该提高国民的经济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有些孩子就是自愿乞讨,有些父母就是穷,乞讨的时候孩子只能带在身边,如果立法禁止儿童乞讨,那么那些孩子们和其家庭就会饿死。
首先,的确不能幼稚的相信立法就等于被执行,尤其在我国。但不相信便是另外一种幼稚。如果向善民意体现推动立法或者修法,从本身上就有它的价值,而其价值不光光是在于保护儿童。所谓的提高国家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本质改善,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才是一个空的命题,它可以被套用在被强拆甚至被强奸上,它需要不可预计的时间,有个不可执行的标准,一个空泛的愿望是不能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更不能用于阻碍解决问题。拐卖孩子一般有两个用途,一个是用于乞讨,一个是用于卖给其他需要孩子的家庭。后者至少可以基本保证孩子的生命生活,而且由于家庭稳定,寻找起来难度也相对小一点,属于不幸中的幸运,而前者是不幸中的不幸。如果能立法禁止儿童乞讨并执行,就能从根本上杜绝前者的发生。如果说伤害到了自愿乞讨的儿童或者自愿带儿童乞讨的家庭,会导致饿死很多人,那就必须伤害到,任何法律的制定一定会伤害到利益群体,哪怕这个利益群体是弱势群体,否则我们无法进步,无法真正的保护到弱势群体。儿童乞讨的自由不应该被申张,中国还有很多真正需要申张的自由,结果该有的自由一个没有得到,反而争取到了保证儿童可以自愿乞讨的自由,那就很悲哀。儿童不应该有乞讨的自由。儿童是国家需要严格立法保护的,而不是自由意志的第一照顾对象,否则大部分儿童都是自愿不上学的,自愿在外面混的。如果携带儿童乞讨永远合法,那么也将是政府不积极推进社会保障的一个借口,因为三百六十五行,你就算行行不行,你还能乞讨,带儿童乞讨明显收成更好,既然你能带儿童乞讨活下去,政府就会自然推卸自己的保障责任,对于政府,只要你能活下去,他们就不会保障你,理由是很多活不下去的人都还没有得到保障。而且这个理由居然很能被接纳,因为我们总是乐于看见更惨的。所以,我认为禁止儿童乞讨,也许不能杜绝儿童被拐卖,但可以杜绝被拐卖儿童遭遇不幸,也可以迫使政府考虑更多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
后来我也打听了,为什么这么多的小孩在乞讨。据说这是一门生意。所幸我看见的大多还是健全的孩子,最近微薄上看见说有人将小孩拐走以后弄残,专门用于乞讨,突然间想起几年前老是在街上卧在木板小车上的残疾儿童沿街乞讨,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看到网上有人提出,其实法律早已规定,禁止胁迫儿童乞讨。公安部也表示,看见有人胁迫儿童乞讨要报警,但问题是,我也算有丰富的被乞讨经验,但我还真没见过有人当场胁迫者儿童乞讨。所以,我觉得法律应该禁止任何儿童参与乞讨,不管他有没有收到胁迫或者是亲生父母生计所迫,凡有,儿童参与乞讨的一概违法。而且这不难实施,因为所有的乞讨地方都是人群聚集地或者交通繁忙路口,按理有着足够的警力。只要你立法,我相信人民群众有足够的觉悟和愤慨让这个国家没有一个儿童行乞。
但可能真正带着孩子乞讨的父母会认为,只要不是被拐卖或者胁迫的儿童,我带着自己的小孩要饭是我的权利,是种自由。诚然,我们也许没有出版的自由,结社的自由,游行的自由,但我们绝对享有行乞的自由,但那是对于成年人。自由也总不是绝对的,国家大型盛会时,政府形象工程前,你还是不能随意行乞的。其实这都是乞讨儿父母衡量了效益以后的决定,他们觉得两人打工加起来一两千,肯定没有带着小孩行乞的效益高。我认为他们的申张可以忽略不计,国家保障不力,但健全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行乞,由于他们的劣性,让政府有借口不立法或者修法,会导致别的父母孩子被拐卖。虽然有时候,有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在我国并不重要,很多人觉得我们的法律不健全,其实法律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健全,该有的基本也大差不差,取决于谁要使用,有权势者要行事时,法律就是不健全的,你要侵犯到有权势者时,法律就是健全的。但无论如何,有,总比没有好。
其次,真的有不少人身有残疾,甚至孩子残疾,或者的确无路可走,必须乞讨,这就牵涉到社会保障和福利的问题了。否则你让那些人怎么办呢。低保根本不够活的,如果是农村户口,更没有保障。孩子国家不可能帮你养。人肯定还觉得,你乞讨我没有收你乞讨税和管理费已经很开恩了,怎么还要反过来给你钱养活你孩子呢?说句题外话,大家都知道,我们政府很有钱。很多人在嘲笑美国金融危机了,美国某州政府财政都是赤字,某州政府要破产了。但如果人家可以随意就开征一个税种,马路一拦随意收钱,房子随意拆平整出来的土地随意卖,人家政府肯定也不会破产。其实以上这些都不用,你只要让人家政府收一样的税然后给予中国人的福利,就可永葆任何政府不破产。所以,只有政府常常破产,人民才会不破产。很可惜,有些国人一看见别国政府破产了,就乐不可支,激动的摇醒自己积劳成疾但又不敢去医院看病的老婆,说,还是我们政府牛牛牛牛牛牛牛……住桥洞回声有点大,没办法。
最后,我们都希望禁止儿童行乞能最终被写进法律,能最终被严格执行,虽然孩子被拐卖,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去乞讨而是被卖给别家,但无论如何,总要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开始。这么多人为了所谓的国策,为了给国家减轻负担,只生了一个孩子,如果政府还保护不了那一个孩子,那么就算你永不破产,你都无颜以对那些无言以对的顺民们。
-----------------------------------------------------------------------
我看到有朋友提出了两个很好的问题,问题之一是问我支持随手拍照解救被拐儿童么?
我觉得,这是一个推动的过程和重要的起始点。真从中找到了孩子那当然再好不过。但我不喜欢看见它变成一个狂欢,乞讨的儿童中,我相信身边是亲人的还是居多,真要是恶人,到时候万一给作为道具的儿童毁个容或者索性毁个灭,你拍了也没用,而那些乞丐的亲生孩子也有其尊严,他一定不希望自己长大以后看见自己乞讨的照片还留在网上。所以,如果发起大规模这样的行动,要有足够的能力去推进核实和面对一些误伤。当然,你不能指望每个丢失孩子的父母都开微博,所以最好能够有办法促使各地公安部门通知已登记的失去孩子的父母及时辨认,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如果在公安部门确认受害父母都已经看过照片,但没有找到疑似丢失的孩子的情况,那些公开的照片则最好删除,只存档保留在公安系统的内部档案中。其实更好的方法是丢失孩子的父母上传自己孩子的照片,然后网友找,但恐怕这样大家又都没有热情。但热情总会过去。就看冷清的时候,是不是大家还能坚持默默做事。
如果有人说,警察不作为,我并不同意,因为警察的主要任务是忠于政权,然后才是服务人民,最近维稳工作比较艰巨,主业都有点忙不过来,所以保护人民做的有点不到位,也是可以理解的。从邓飞的微博里一路看到彭高峰的寻子文章,你可以看见,警察虽然寻找孩子不得力,但是在如何截访等方面,还是非常到位的,有勇有谋,张弛有度,所以总体来说,还是精于主业,忠于业主的,是大有作为的。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38607。
第二个问题是,不能幼稚的相信立法,还是应该提高国民的经济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有些孩子就是自愿乞讨,有些父母就是穷,乞讨的时候孩子只能带在身边,如果立法禁止儿童乞讨,那么那些孩子们和其家庭就会饿死。
首先,的确不能幼稚的相信立法就等于被执行,尤其在我国。但不相信便是另外一种幼稚。如果向善民意体现推动立法或者修法,从本身上就有它的价值,而其价值不光光是在于保护儿童。所谓的提高国家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本质改善,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才是一个空的命题,它可以被套用在被强拆甚至被强奸上,它需要不可预计的时间,有个不可执行的标准,一个空泛的愿望是不能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更不能用于阻碍解决问题。拐卖孩子一般有两个用途,一个是用于乞讨,一个是用于卖给其他需要孩子的家庭。后者至少可以基本保证孩子的生命生活,而且由于家庭稳定,寻找起来难度也相对小一点,属于不幸中的幸运,而前者是不幸中的不幸。如果能立法禁止儿童乞讨并执行,就能从根本上杜绝前者的发生。如果说伤害到了自愿乞讨的儿童或者自愿带儿童乞讨的家庭,会导致饿死很多人,那就必须伤害到,任何法律的制定一定会伤害到利益群体,哪怕这个利益群体是弱势群体,否则我们无法进步,无法真正的保护到弱势群体。儿童乞讨的自由不应该被申张,中国还有很多真正需要申张的自由,结果该有的自由一个没有得到,反而争取到了保证儿童可以自愿乞讨的自由,那就很悲哀。儿童不应该有乞讨的自由。儿童是国家需要严格立法保护的,而不是自由意志的第一照顾对象,否则大部分儿童都是自愿不上学的,自愿在外面混的。如果携带儿童乞讨永远合法,那么也将是政府不积极推进社会保障的一个借口,因为三百六十五行,你就算行行不行,你还能乞讨,带儿童乞讨明显收成更好,既然你能带儿童乞讨活下去,政府就会自然推卸自己的保障责任,对于政府,只要你能活下去,他们就不会保障你,理由是很多活不下去的人都还没有得到保障。而且这个理由居然很能被接纳,因为我们总是乐于看见更惨的。所以,我认为禁止儿童乞讨,也许不能杜绝儿童被拐卖,但可以杜绝被拐卖儿童遭遇不幸,也可以迫使政府考虑更多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
Thursday, November 11, 2010
爸爸
爸爸离开已经15年了。
当时我十几岁,那个夏天刚刚考上大学,爸爸病发的很急,去住院。妈妈去医院陪床,我跟妹妹在家。那一年挺热的,电视里放的是包青天,新鸳鸯蝴蝶梦一遍又一遍的唱。后来有一次妈妈让我去医院看一看,说住院十多天了,从来没让我去过,让我去看下。我去了,爸爸在侧着身向着里面躺着睡觉。妈妈在旁边说病已经好多了,让我回去好好带着妹妹在家。我也没有打搅爸爸睡觉。只是后来骑自行车回来一路上流泪,眼睛模糊的完全没有办法骑车,中间停下来几次擦眼泪。当时我并不知道病情其实已经很严重了,就是本能的觉得不对头,觉得爸爸本来很高大的,为什么感觉特别的虚弱无力。
因为一切都太突然了,我很久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有个梦,一直做一直做,做了很多年。梦里我在家,突然有人敲门,我去开门,发现居然是爸爸回来了。哎呀,就觉得特别高兴,也问他,说这么多年你去哪里了,病好了吗?爸爸还笑嘻嘻的说,我一直在住院,病好了才回来的。我还问说你住院有钱吗?爸爸说走的时候在家里拿了几千块钱。然后我就相信了,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我还跟他去上街,我紧紧地挽着爸爸胳膊,特高兴。我自从爸爸离开就不怕鬼了,我觉得如果有那么一个世界,爸爸一定在那边安好。就好比另一个国家一样,只不过不许签证而已。
唯一到现在一想起来就特别难过的就是一点都没有能够尽孝,没有给爸爸做过一顿饭,没有给爸爸买过一样东西。我那时候上高中,青春期的女生,羞涩,像小时候腻在爸爸身边觉得不好意思,又尚未能把自己当成人看待处理感情。那时候我上寄宿高中,每周回家一次。中间爸爸去学校看我,给我带个饭盒。我在高中其实风头无二,不惭愧的说当年考试全校第一是手到擒来的,一般甩出第二名几十份的差距。所以家里人也都觉得很稀松平常。有次爸爸给我送饭的时候正好碰上学校发成绩,在楼梯口张榜贴全校前几十名。我拿了饭盒也不好意思问爸爸有没有看到成绩榜。后来从妈妈口中才知道其实他看了名单看了蛮久的,很开心。后来我一直后悔那时候的沉默,希望爸爸知道我实际上很爱他我也很在乎他的评价。大学到现在一直学业上很拼很努力,就是觉得要让爸爸也为我自豪。
有些时候也觉得,爸爸永远不老。永远都是我记忆中的样子。永远跟我在一起。在我身后,用沉默的,温柔的,关切的目光看着我,飘扬过海的看着我。
我非常地思念你,爸爸。
当时我十几岁,那个夏天刚刚考上大学,爸爸病发的很急,去住院。妈妈去医院陪床,我跟妹妹在家。那一年挺热的,电视里放的是包青天,新鸳鸯蝴蝶梦一遍又一遍的唱。后来有一次妈妈让我去医院看一看,说住院十多天了,从来没让我去过,让我去看下。我去了,爸爸在侧着身向着里面躺着睡觉。妈妈在旁边说病已经好多了,让我回去好好带着妹妹在家。我也没有打搅爸爸睡觉。只是后来骑自行车回来一路上流泪,眼睛模糊的完全没有办法骑车,中间停下来几次擦眼泪。当时我并不知道病情其实已经很严重了,就是本能的觉得不对头,觉得爸爸本来很高大的,为什么感觉特别的虚弱无力。
因为一切都太突然了,我很久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有个梦,一直做一直做,做了很多年。梦里我在家,突然有人敲门,我去开门,发现居然是爸爸回来了。哎呀,就觉得特别高兴,也问他,说这么多年你去哪里了,病好了吗?爸爸还笑嘻嘻的说,我一直在住院,病好了才回来的。我还问说你住院有钱吗?爸爸说走的时候在家里拿了几千块钱。然后我就相信了,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我还跟他去上街,我紧紧地挽着爸爸胳膊,特高兴。我自从爸爸离开就不怕鬼了,我觉得如果有那么一个世界,爸爸一定在那边安好。就好比另一个国家一样,只不过不许签证而已。
唯一到现在一想起来就特别难过的就是一点都没有能够尽孝,没有给爸爸做过一顿饭,没有给爸爸买过一样东西。我那时候上高中,青春期的女生,羞涩,像小时候腻在爸爸身边觉得不好意思,又尚未能把自己当成人看待处理感情。那时候我上寄宿高中,每周回家一次。中间爸爸去学校看我,给我带个饭盒。我在高中其实风头无二,不惭愧的说当年考试全校第一是手到擒来的,一般甩出第二名几十份的差距。所以家里人也都觉得很稀松平常。有次爸爸给我送饭的时候正好碰上学校发成绩,在楼梯口张榜贴全校前几十名。我拿了饭盒也不好意思问爸爸有没有看到成绩榜。后来从妈妈口中才知道其实他看了名单看了蛮久的,很开心。后来我一直后悔那时候的沉默,希望爸爸知道我实际上很爱他我也很在乎他的评价。大学到现在一直学业上很拼很努力,就是觉得要让爸爸也为我自豪。
有些时候也觉得,爸爸永远不老。永远都是我记忆中的样子。永远跟我在一起。在我身后,用沉默的,温柔的,关切的目光看着我,飘扬过海的看着我。
我非常地思念你,爸爸。
怀念是有时差的
以前在读书的时候,有时候闲了,想起以前的高中的事情。跑到高中论坛上很有兴致的8了很多。现在,又开始怀念以前读书的时候的事情。真有意思。记忆这个东西是需要沉淀的。当时不觉得,要等那一段时期完完全全的过去了,等那些朋友都慢慢的冷却了,当时的标志性的感受才会浮现出来。现在的生活没有什么可以怀念的东西,因为现在仍在其中,被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的折磨着。。。
其实隔了很多年再想以前的事,是经过大脑再加工过的。回忆是个很骗人的东西,它并不准确。它往往滤掉不开心的或者抵制的东西,放大那些愉快的片刻。所以老日子总是好的。当年总是青春的,哪怕那时候穷,或者累,或者什么的。
你也可以说是部分的yy吧。反正当时有的后来又没了的东西,在怀念的时候就显得格外的让人心水。
我记得以前看过电影叫momento。看完以后就觉得,人要利用大脑的这种自我保护能力。所以一切不愉快的事情,不想记住的,我都把“证据”都删掉或扔掉。免得以后睹物思情。
也正因为如此,我从来不是一个好好保存自己的东西的人。email换了好多个,以前的都懒的导出来,就那么放在那儿。放啊放啊,就给系统删掉了。就再也无痕迹。有时候有些没删掉的或者各种原因保留下来的。偶然看到了,不禁大惊。原来当时还做过这样的事情或者说过这样的话。真和记忆不一样。
或者说故地重游这种事情,我都是有点不太敢的。往往结果就是特别失望。本来小时候很美好的上学路上的小胡同,怎么那么窄那么脏那么破?而我记忆里的可是满地金黄的白杨树叶,或者满天飘的杨絮花。
所以我觉得真正的怀念,不是要去每年都祭拜或怎样,不是要好好保留当时的痕迹什么的,而是随兴所至,似水无痕。让过去的就过去吧,让来到的来到吧。让最美好的感情最美好的场景,在冬去春来中慢慢发酵,让时间用最合适的小火温着,把最好的味道提出来沉淀着,愈久弥香。
其实隔了很多年再想以前的事,是经过大脑再加工过的。回忆是个很骗人的东西,它并不准确。它往往滤掉不开心的或者抵制的东西,放大那些愉快的片刻。所以老日子总是好的。当年总是青春的,哪怕那时候穷,或者累,或者什么的。
你也可以说是部分的yy吧。反正当时有的后来又没了的东西,在怀念的时候就显得格外的让人心水。
我记得以前看过电影叫momento。看完以后就觉得,人要利用大脑的这种自我保护能力。所以一切不愉快的事情,不想记住的,我都把“证据”都删掉或扔掉。免得以后睹物思情。
也正因为如此,我从来不是一个好好保存自己的东西的人。email换了好多个,以前的都懒的导出来,就那么放在那儿。放啊放啊,就给系统删掉了。就再也无痕迹。有时候有些没删掉的或者各种原因保留下来的。偶然看到了,不禁大惊。原来当时还做过这样的事情或者说过这样的话。真和记忆不一样。
或者说故地重游这种事情,我都是有点不太敢的。往往结果就是特别失望。本来小时候很美好的上学路上的小胡同,怎么那么窄那么脏那么破?而我记忆里的可是满地金黄的白杨树叶,或者满天飘的杨絮花。
所以我觉得真正的怀念,不是要去每年都祭拜或怎样,不是要好好保留当时的痕迹什么的,而是随兴所至,似水无痕。让过去的就过去吧,让来到的来到吧。让最美好的感情最美好的场景,在冬去春来中慢慢发酵,让时间用最合适的小火温着,把最好的味道提出来沉淀着,愈久弥香。
Thursday, October 14, 2010
(zt)梨花满地不开门——评汉武陈皇后事
发信人: ephemeron (消磨潘鬓), 信区: Prose
标 题: 梨花满地不开门——评汉武陈皇后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9 20:26:17 2010, 美东)
最近在读汉史,汉武帝刘彻后宫的那段故事曾是我的favorite——灰姑娘现实版,由女奴到皇后,一个有权力有决断的男人让他喜爱的女人升上了天。最有意思的一个镜头是刘彻下了废后诏书之后,骄横善妒的皇后陈阿娇拿着这份诏书气冲斗牛,满宫苑找她的丈夫和小三,要让他收回成命,而此时的刘彻躲在厕所里抱着可怜的美人卫子夫抖作一团,最终躲过此劫,发下诏书去,从此天地大变。这个片段彰显着:女人强势的坏处,楚楚可怜的好处,美丽善良是无敌的,依人小鸟最终是能战胜悍妇的。年轻时候觉得自己读得很懂了,只有两个小节不太明白:一,陈阿娇那么硬的背景、那么跋扈的性格,她为什么不效仿武则天直接撕了诏书?刘彻这个当年并不被看好的candidate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无非是他有这招狠棋——他与阿娇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娶了这个最受太后宠爱的唯一外孙女,得到了陈氏家族刘氏公主的全力支持。二,史书中字里行间都说陈阿娇骄横跋扈,嫉妒成性,总之,性格很有问题,对刘彻很不好。那为什么,刘彻好不容易推翻这座大山和她的势力之后,没有赶紧杀掉她,反而是保留了所有皇后建制,只让她搬家去长门宫,说是冷宫,其实并未亏待她半点,相比历史上其他的废后,相比汉武帝对待其他几个老婆的手段,陈阿娇真是大受宽待,堪可称恩宠了。
此外,文学史上,我也有一点不懂的:为什么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同情阿娇,喜欢以之自比?最得文人垂青的历史人物,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女的便是王昭君与陈阿娇,翻一翻诗词那是长篇累牍啊,象什么“君明犹不察,妒极是情深”这种话都说得出来。我很不明白啊。我也算是半个文人吧,可这段历史故事中,实在没看出来阿娇有什么可爱之处。
时过境迁,三十岁后重读这段历史,读出的已经与年轻时不一样了。
陈阿娇出身豪门,天之娇女,从小就是万千宠爱,小姐脾气估计是有点,不愿与人分享爱情也是情理之中,但要说骄横跋扈这种暴发户喜欢做的事情,她这个世家侯门之女未必;为什么史官们忙不迭地说她性格有问题、大失礼仪,却偏偏找不出什么有力的事实来支撑?一来,最后继承帝位的是卫子夫的子孙,他们当然要美化自己人;二来,皇帝总是对的,刘彻不再爱他青梅竹马的阿娇了,他和史官们总要想办法找个好理由来解释,总是要找一盆脏水往她身上泼的,如同现今社会分手时的 “性格不合”四个字,多么深的一盆水啊,深得没有任何反驳余地。刘彻和阿娇又不是初初相识,他们自幼长在一处、夫妻十年之久,她性情如何、待他心意如何,他应该一早就清楚,若是一定要归结一个错处出来,就只是阿娇无子。皇后的最重大任务之一是培育太子,而陈阿娇日费万钱地看医生,还是看不出孩子来,我猜,她幽居长门时一定天天痛苦此事,一定会想:如果有个孩子,也许不至于今日。我想到这里就觉得心痛,多想飞回千年之前去点醒她:你有个孩子也没用,你看那当宠的卫子夫生了多少孩子,到最后呢?亲生孩子都被交到酷吏手中,什么拔头发拔牙齿的招数都能想得出来的酷吏,卫子夫的孩子大多惨死,包括她自己。陈家再强,也强不过其后的卫家,卫子夫争气,汉武帝运气也很好,扶了这么一个女奴皇后,她的家人个个都很牛,一连出产了中国军事史上无出其右的两位名将;别说这是裙带关系,李夫人的弟弟草包将军李广利,那才叫裙带关系,人家卫青一生不败,人家霍去病十九岁就敢孤身冲入四万敌营;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拦不住卫家的惨终。陈阿娇,她又有什么可遗憾的?
阿娇败于卫子夫手中,是不幸也是幸。汉武帝的女人得善终的少,李夫人是一个,阿娇是另外一个。李夫人是上天垂怜,让她病死了;阿娇呢?刘彻不爱她了(是的,就是这么直接和明白,他不爱她了,虽然曾经指着她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爱她时,她的娇气是“娇憨”,不爱她时,她的娇气是“骄悍”;爱她时,她的醋意是情深,不爱她时,她的醋意是善妒;陈阿娇,背上重重黑锅之后,陷于巫蛊案。巫蛊案,就跟“性格不合”四个字一样,属于帝王离婚的不二法宝;有人说逼死卫子夫的巫蛊案是构陷,而阿娇的巫蛊案则是活该,唉,同是天涯沦落人,女人就不必为难女人了。陈皇后的巫蛊案说得有板有眼,有主有谋(每一个巫蛊案都是这样的),可要知道,那是酷吏在她宫中逼问出来的,火钳子架在胸前,别说巫蛊,蛊巫也得认啊。当然,以阿娇之后乞灵于文学的痴心程度来看,她乞灵于巫蛊也是有可能发生的;而卫子夫的巫蛊案则完全不靠谱了,以她的阅历和城府,起兵是可能的,巫蛊是不会的,刘彻甩了一辈子的女人,到最后甩不出新花样来了,只好重新温习巫蛊。。。不知道陈阿娇在天上看着会不会笑,还会不会想起当年那个与她绕床弄青梅的少年。
然而,陈阿娇的痛与卫子夫却又不同。卫女更在乎的,是她的家族,她的子嗣,刘彻于她来说只是皇帝,那个把她从女奴变成皇后的人;而阿娇不同,阿娇的刘彻,是她情深意切的恋人,是她亲自选中的夫婿,是陈家挑来继承皇位的女婿。卫子夫的失败,是政治失败,当然也很惨也很冤,在她和太子公主们被酷吏党围击、最需要保护的时候,最能保护他们也最该保护他们的皇帝丈夫和父亲却没有站出来;而陈阿娇的失败,是爱情的失败,并不惨并不冤,因为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只是这个可怜的阿娇,她嫁的是皇帝,她永远走不出来。
陈皇后被废,搬到长门宫去,所有建制花销都还是按皇后待遇——他知道自己对不起她,辜负了她的深情,背叛了他们的盟约;作为即位多年的皇帝,他也应该知道了象阿娇那么纯粹的感情多么难得,她什么也不图他的,只是爱他这个人而已。据说,起初他也会去看看她,只是次数越来越少;据说,这个被评为“骄悍”的妇人也并未纠缠,只是请来司马相如以惊人的稿费邀作了传诵千古的《长门赋》。唉,天之娇女,万众艳羡的陈氏阿娇,终于走到了妄想于文学的地步。文学啊文学,《蜗居》里海萍咋说的——“文学?文学那是鱼上的香菜,光放一盘香菜你吃得下吗?”何况啊何况,阿娇都不打听打听,司马相如是怎么负了卓文君。错把黄金买词赋,相如自是薄情人。
阿娇试过了她能想得到的所有办法(不过这些办法都未失礼仪,有失的只是巫蛊案,未知真假的一件事),然而,覆水难收,要一个人回心转意是很难的,爱情又是最不可捉摸的东西;阿娇她要的又不止是后位那么简单,她要的是爱情,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傻女啊傻女,所以她不撕诏书,她撕诏书干什么,她才不在乎那什么后位,她拿着诏书满宫苑地找他,也许只是想问问他:阿弟,你跟我说过的那些海枯石烂,都不作数了,是么?威风一世的汉武大帝刘彻躲在厕所里发抖,他怕的是悍妇么?未必,他也许只是没脸见她,没有言辞回答她的问题。文学传说中《长门赋》挽回了他的心,然而我们知道那不是历史,真相是:后来,她的父亲死了、靠山倒了,更没人关心她的喜怒哀乐;再后来她的母亲找了新欢,再没脸到ex-女婿跟前替她说话……岁月一天天过去了,其实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那种逐渐失望、逐渐落空、逐渐明了、逐渐看透的滋味一定很难受吧。废后陈阿娇,默默无声地,凋零在她三十几岁的年纪——正是一个女人内外兼修、最美丽的时候,她终于绝望地厌弃了这个世界,也不是自尽,就是那么死了,连一丝涟漪都没有。
不知道她死前有多苦,才能几年间流尽了一生的泪水,一世养尊处优却死在盛年;不知道她死前有没有想明白,其实旁人都不可靠,爱情从不可信,与她生没生孩子并没关系;更不知道她死前,他有没有去看她?而她,她可曾后悔爱上他?
历练政事的王安石说,“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是说,爱情政治,都不可信,不独陈阿娇这一个例子;
报国无门的辛弃疾说,“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是空怀理想的典型愤青,所以,他还在这里说什么“脉脉此情谁诉”,他还相信有情这回事,呵呵,他还安慰她说“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难道阿娇看不开的是“玉环飞燕”么?幽居长门,抑郁而终,我想她看不开的早不是有人夺宠了。
匪我思存的成名作《寂寞空庭春欲晚》,书名取自描述陈皇后事的《春怨》。这些文人们早就看出了事情经过,早就在那迂回的史书中读懂了整个故事、还有一个女人最深切的悲哀。我是直到今日才看明白,才晓得陈阿娇一生的悲剧不在于她碰到了美丽又柔弱的卫子夫,也并不在于她爱错了人,别人就会比刘彻好么?只怕登上帝位后连那十年都撑不过。她错的,只是在于,她爱了一次。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某一个春日的黄昏,院子里静得连一丝风都没有,万物盎然生机,小院子里落满了梨花,那一地洁白直到这黄昏时分都还是完完整整的,因为房门一整天都没有开过,所以落花无人踩踏,也无人来打扫。世界到了这里,变成了静止的、孤寂的、一成不变的。而每一个这样的春日黄昏,她都是这么度过的,看着万物复苏,只有她自己的一生,日复一日地,渐渐远去了……
标 题: 梨花满地不开门——评汉武陈皇后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9 20:26:17 2010, 美东)
最近在读汉史,汉武帝刘彻后宫的那段故事曾是我的favorite——灰姑娘现实版,由女奴到皇后,一个有权力有决断的男人让他喜爱的女人升上了天。最有意思的一个镜头是刘彻下了废后诏书之后,骄横善妒的皇后陈阿娇拿着这份诏书气冲斗牛,满宫苑找她的丈夫和小三,要让他收回成命,而此时的刘彻躲在厕所里抱着可怜的美人卫子夫抖作一团,最终躲过此劫,发下诏书去,从此天地大变。这个片段彰显着:女人强势的坏处,楚楚可怜的好处,美丽善良是无敌的,依人小鸟最终是能战胜悍妇的。年轻时候觉得自己读得很懂了,只有两个小节不太明白:一,陈阿娇那么硬的背景、那么跋扈的性格,她为什么不效仿武则天直接撕了诏书?刘彻这个当年并不被看好的candidate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无非是他有这招狠棋——他与阿娇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娶了这个最受太后宠爱的唯一外孙女,得到了陈氏家族刘氏公主的全力支持。二,史书中字里行间都说陈阿娇骄横跋扈,嫉妒成性,总之,性格很有问题,对刘彻很不好。那为什么,刘彻好不容易推翻这座大山和她的势力之后,没有赶紧杀掉她,反而是保留了所有皇后建制,只让她搬家去长门宫,说是冷宫,其实并未亏待她半点,相比历史上其他的废后,相比汉武帝对待其他几个老婆的手段,陈阿娇真是大受宽待,堪可称恩宠了。
此外,文学史上,我也有一点不懂的:为什么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同情阿娇,喜欢以之自比?最得文人垂青的历史人物,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女的便是王昭君与陈阿娇,翻一翻诗词那是长篇累牍啊,象什么“君明犹不察,妒极是情深”这种话都说得出来。我很不明白啊。我也算是半个文人吧,可这段历史故事中,实在没看出来阿娇有什么可爱之处。
时过境迁,三十岁后重读这段历史,读出的已经与年轻时不一样了。
陈阿娇出身豪门,天之娇女,从小就是万千宠爱,小姐脾气估计是有点,不愿与人分享爱情也是情理之中,但要说骄横跋扈这种暴发户喜欢做的事情,她这个世家侯门之女未必;为什么史官们忙不迭地说她性格有问题、大失礼仪,却偏偏找不出什么有力的事实来支撑?一来,最后继承帝位的是卫子夫的子孙,他们当然要美化自己人;二来,皇帝总是对的,刘彻不再爱他青梅竹马的阿娇了,他和史官们总要想办法找个好理由来解释,总是要找一盆脏水往她身上泼的,如同现今社会分手时的 “性格不合”四个字,多么深的一盆水啊,深得没有任何反驳余地。刘彻和阿娇又不是初初相识,他们自幼长在一处、夫妻十年之久,她性情如何、待他心意如何,他应该一早就清楚,若是一定要归结一个错处出来,就只是阿娇无子。皇后的最重大任务之一是培育太子,而陈阿娇日费万钱地看医生,还是看不出孩子来,我猜,她幽居长门时一定天天痛苦此事,一定会想:如果有个孩子,也许不至于今日。我想到这里就觉得心痛,多想飞回千年之前去点醒她:你有个孩子也没用,你看那当宠的卫子夫生了多少孩子,到最后呢?亲生孩子都被交到酷吏手中,什么拔头发拔牙齿的招数都能想得出来的酷吏,卫子夫的孩子大多惨死,包括她自己。陈家再强,也强不过其后的卫家,卫子夫争气,汉武帝运气也很好,扶了这么一个女奴皇后,她的家人个个都很牛,一连出产了中国军事史上无出其右的两位名将;别说这是裙带关系,李夫人的弟弟草包将军李广利,那才叫裙带关系,人家卫青一生不败,人家霍去病十九岁就敢孤身冲入四万敌营;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拦不住卫家的惨终。陈阿娇,她又有什么可遗憾的?
阿娇败于卫子夫手中,是不幸也是幸。汉武帝的女人得善终的少,李夫人是一个,阿娇是另外一个。李夫人是上天垂怜,让她病死了;阿娇呢?刘彻不爱她了(是的,就是这么直接和明白,他不爱她了,虽然曾经指着她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爱她时,她的娇气是“娇憨”,不爱她时,她的娇气是“骄悍”;爱她时,她的醋意是情深,不爱她时,她的醋意是善妒;陈阿娇,背上重重黑锅之后,陷于巫蛊案。巫蛊案,就跟“性格不合”四个字一样,属于帝王离婚的不二法宝;有人说逼死卫子夫的巫蛊案是构陷,而阿娇的巫蛊案则是活该,唉,同是天涯沦落人,女人就不必为难女人了。陈皇后的巫蛊案说得有板有眼,有主有谋(每一个巫蛊案都是这样的),可要知道,那是酷吏在她宫中逼问出来的,火钳子架在胸前,别说巫蛊,蛊巫也得认啊。当然,以阿娇之后乞灵于文学的痴心程度来看,她乞灵于巫蛊也是有可能发生的;而卫子夫的巫蛊案则完全不靠谱了,以她的阅历和城府,起兵是可能的,巫蛊是不会的,刘彻甩了一辈子的女人,到最后甩不出新花样来了,只好重新温习巫蛊。。。不知道陈阿娇在天上看着会不会笑,还会不会想起当年那个与她绕床弄青梅的少年。
然而,陈阿娇的痛与卫子夫却又不同。卫女更在乎的,是她的家族,她的子嗣,刘彻于她来说只是皇帝,那个把她从女奴变成皇后的人;而阿娇不同,阿娇的刘彻,是她情深意切的恋人,是她亲自选中的夫婿,是陈家挑来继承皇位的女婿。卫子夫的失败,是政治失败,当然也很惨也很冤,在她和太子公主们被酷吏党围击、最需要保护的时候,最能保护他们也最该保护他们的皇帝丈夫和父亲却没有站出来;而陈阿娇的失败,是爱情的失败,并不惨并不冤,因为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只是这个可怜的阿娇,她嫁的是皇帝,她永远走不出来。
陈皇后被废,搬到长门宫去,所有建制花销都还是按皇后待遇——他知道自己对不起她,辜负了她的深情,背叛了他们的盟约;作为即位多年的皇帝,他也应该知道了象阿娇那么纯粹的感情多么难得,她什么也不图他的,只是爱他这个人而已。据说,起初他也会去看看她,只是次数越来越少;据说,这个被评为“骄悍”的妇人也并未纠缠,只是请来司马相如以惊人的稿费邀作了传诵千古的《长门赋》。唉,天之娇女,万众艳羡的陈氏阿娇,终于走到了妄想于文学的地步。文学啊文学,《蜗居》里海萍咋说的——“文学?文学那是鱼上的香菜,光放一盘香菜你吃得下吗?”何况啊何况,阿娇都不打听打听,司马相如是怎么负了卓文君。错把黄金买词赋,相如自是薄情人。
阿娇试过了她能想得到的所有办法(不过这些办法都未失礼仪,有失的只是巫蛊案,未知真假的一件事),然而,覆水难收,要一个人回心转意是很难的,爱情又是最不可捉摸的东西;阿娇她要的又不止是后位那么简单,她要的是爱情,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傻女啊傻女,所以她不撕诏书,她撕诏书干什么,她才不在乎那什么后位,她拿着诏书满宫苑地找他,也许只是想问问他:阿弟,你跟我说过的那些海枯石烂,都不作数了,是么?威风一世的汉武大帝刘彻躲在厕所里发抖,他怕的是悍妇么?未必,他也许只是没脸见她,没有言辞回答她的问题。文学传说中《长门赋》挽回了他的心,然而我们知道那不是历史,真相是:后来,她的父亲死了、靠山倒了,更没人关心她的喜怒哀乐;再后来她的母亲找了新欢,再没脸到ex-女婿跟前替她说话……岁月一天天过去了,其实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那种逐渐失望、逐渐落空、逐渐明了、逐渐看透的滋味一定很难受吧。废后陈阿娇,默默无声地,凋零在她三十几岁的年纪——正是一个女人内外兼修、最美丽的时候,她终于绝望地厌弃了这个世界,也不是自尽,就是那么死了,连一丝涟漪都没有。
不知道她死前有多苦,才能几年间流尽了一生的泪水,一世养尊处优却死在盛年;不知道她死前有没有想明白,其实旁人都不可靠,爱情从不可信,与她生没生孩子并没关系;更不知道她死前,他有没有去看她?而她,她可曾后悔爱上他?
历练政事的王安石说,“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是说,爱情政治,都不可信,不独陈阿娇这一个例子;
报国无门的辛弃疾说,“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是空怀理想的典型愤青,所以,他还在这里说什么“脉脉此情谁诉”,他还相信有情这回事,呵呵,他还安慰她说“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难道阿娇看不开的是“玉环飞燕”么?幽居长门,抑郁而终,我想她看不开的早不是有人夺宠了。
匪我思存的成名作《寂寞空庭春欲晚》,书名取自描述陈皇后事的《春怨》。这些文人们早就看出了事情经过,早就在那迂回的史书中读懂了整个故事、还有一个女人最深切的悲哀。我是直到今日才看明白,才晓得陈阿娇一生的悲剧不在于她碰到了美丽又柔弱的卫子夫,也并不在于她爱错了人,别人就会比刘彻好么?只怕登上帝位后连那十年都撑不过。她错的,只是在于,她爱了一次。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某一个春日的黄昏,院子里静得连一丝风都没有,万物盎然生机,小院子里落满了梨花,那一地洁白直到这黄昏时分都还是完完整整的,因为房门一整天都没有开过,所以落花无人踩踏,也无人来打扫。世界到了这里,变成了静止的、孤寂的、一成不变的。而每一个这样的春日黄昏,她都是这么度过的,看着万物复苏,只有她自己的一生,日复一日地,渐渐远去了……
凉面条
以前夏天的时候俺家每天中午几乎都是吃凉面条。方面,爽利。大热天的,炒菜忒热。来美国还是这个习惯,中午基本都是凉面,省时省事。俺家那边的凉面条跟四川或者朝鲜的凉面是两码事,俺们那个是浇卤的,但是不是稀卤,讲究的也是一个爽字,也没有辣椒什么的。
最常见的是豆角凉面。长豆角,绿的泛点白,头上透着紫,拿来切成小丁。一般炒的时候打个鸡蛋浇进去,透着豆角的清香。也常吃茄子卤,挑茄子要找皮泛着黑油油的光的,颠起来轻的,茄子把儿是新鲜的绿色的,带着刺最好,这种茄子才嫩,里面籽少。茄子切成丝,粗点也没关系,瘦猪肉也切成丝,先炒猪肉丝,炒白了放酱油,然后倒进茄子,再翻炒,加盐加酱油,茄子软了熟了就行了。老公最喜欢吃这个卤,所以常做这个,毕竟长豆角就算中国店也是不容易买到的。
必不可少的是砸蒜,拿粗陶的蒜臼子,木头蒜锤子砸成泥。小时候这是我份下的活。砸蒜跟切的蒜末是完全不同的。切的蒜末,蒜的汁水味道都浪费在切板上了,吃起来味道不好。砸蒜记得要一瓣一瓣的砸,你要是一把蒜都放进去,砸的砰砰的都蹦出来,不好收拾。如果是新鲜的蒜,脆生生的,噼噼两下就成泥了,要是不幸碰到蔫悠的,且砸不烂,就很恼人。
如果吃豆角卤,必不可少的是麻酱,调上白开水调稀。略放点盐。还有就是黄瓜丝,找新鲜的脆黄瓜,细细的切成丝。说到这里觉得吃还是食材本身最重要,在美国这边如果买到了标着波斯黄瓜,或者日本黄瓜之类的,跟国内的黄瓜质量差不多的,这样切一盘细丝出来,黄瓜脆脆的带着香味,切的过程中都忍不住就要吃两片。要是只能用傻大奔粗的美国cucumber,先要削皮不说,那个软腻的感觉,就让人扫兴的很,切的刀法也就顿时不在意了。以前吃凉面还加咸菜末,大缸里腌的胡萝卜咸菜,拿刀嘎悠成碎,撒在面上。在美国没法子,只能省略这个。
面条就随意了。小时候吃的是新鲜的现压出来的面条。那时候放暑假,每天上午都跟一个院里的小伙伴搭伴去换面条。1斤面粉换一斤面条,因为面条是湿的,分量自然没有干面粉多,压面条的人就赚这个差价。在美国就简单了,就用卖的干面条。以前买的有一种牌子叫铁人面条,认得的一个男生还笑话女生吃“铁人”面条,咳,不厚道啊不厚道。我喜欢吃中面或粗面,水开下面条,注意面条像天女散花一样放,避免两根面条黏在一起。有时间的自己擀或者用pasta机压,都更好吃。面条煮到筷子可以很容易夹断就捞出来过冷水,这样面条劲道爽利,再拌了卤才好吃。
面条这个东西不顶饿。以前在家里,都是面条留出一碗,我爸爸睡午觉起来,呼噜呼噜吃了再去上班。他平时是个不讲究的人,炎热的夏天,穿着当时很常见的蓝跨带背心,慢悠悠的骑个二八的车子去上班,后架上夹着工作服。爸爸走了也10多年了,原来的家也拆迁了,幸好还有记忆,不然这些何处去找呢?
最常见的是豆角凉面。长豆角,绿的泛点白,头上透着紫,拿来切成小丁。一般炒的时候打个鸡蛋浇进去,透着豆角的清香。也常吃茄子卤,挑茄子要找皮泛着黑油油的光的,颠起来轻的,茄子把儿是新鲜的绿色的,带着刺最好,这种茄子才嫩,里面籽少。茄子切成丝,粗点也没关系,瘦猪肉也切成丝,先炒猪肉丝,炒白了放酱油,然后倒进茄子,再翻炒,加盐加酱油,茄子软了熟了就行了。老公最喜欢吃这个卤,所以常做这个,毕竟长豆角就算中国店也是不容易买到的。
必不可少的是砸蒜,拿粗陶的蒜臼子,木头蒜锤子砸成泥。小时候这是我份下的活。砸蒜跟切的蒜末是完全不同的。切的蒜末,蒜的汁水味道都浪费在切板上了,吃起来味道不好。砸蒜记得要一瓣一瓣的砸,你要是一把蒜都放进去,砸的砰砰的都蹦出来,不好收拾。如果是新鲜的蒜,脆生生的,噼噼两下就成泥了,要是不幸碰到蔫悠的,且砸不烂,就很恼人。
如果吃豆角卤,必不可少的是麻酱,调上白开水调稀。略放点盐。还有就是黄瓜丝,找新鲜的脆黄瓜,细细的切成丝。说到这里觉得吃还是食材本身最重要,在美国这边如果买到了标着波斯黄瓜,或者日本黄瓜之类的,跟国内的黄瓜质量差不多的,这样切一盘细丝出来,黄瓜脆脆的带着香味,切的过程中都忍不住就要吃两片。要是只能用傻大奔粗的美国cucumber,先要削皮不说,那个软腻的感觉,就让人扫兴的很,切的刀法也就顿时不在意了。以前吃凉面还加咸菜末,大缸里腌的胡萝卜咸菜,拿刀嘎悠成碎,撒在面上。在美国没法子,只能省略这个。
面条就随意了。小时候吃的是新鲜的现压出来的面条。那时候放暑假,每天上午都跟一个院里的小伙伴搭伴去换面条。1斤面粉换一斤面条,因为面条是湿的,分量自然没有干面粉多,压面条的人就赚这个差价。在美国就简单了,就用卖的干面条。以前买的有一种牌子叫铁人面条,认得的一个男生还笑话女生吃“铁人”面条,咳,不厚道啊不厚道。我喜欢吃中面或粗面,水开下面条,注意面条像天女散花一样放,避免两根面条黏在一起。有时间的自己擀或者用pasta机压,都更好吃。面条煮到筷子可以很容易夹断就捞出来过冷水,这样面条劲道爽利,再拌了卤才好吃。
面条这个东西不顶饿。以前在家里,都是面条留出一碗,我爸爸睡午觉起来,呼噜呼噜吃了再去上班。他平时是个不讲究的人,炎热的夏天,穿着当时很常见的蓝跨带背心,慢悠悠的骑个二八的车子去上班,后架上夹着工作服。爸爸走了也10多年了,原来的家也拆迁了,幸好还有记忆,不然这些何处去找呢?
由rich-get-richer模型论粉丝打榜的重要性
Power law distribution是描述复杂系统中受欢迎程度(popularity)的一种非常常见的分布。比如,统计数据得出,卖出去k本的书籍数目跟1/k^r成正比,其中r为一常数,k为变量。有k条被指向链接(in link)数目的网页跟1/k^r成正比,等等。这个分布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的 heavy tail。也就是说,它描述了复杂系统中某些节点非常受欢迎的必然性。一定有些书籍是热卖书籍,一定有一些人物家喻户晓,一定有一些歌曲烂大街,一定有一些人手中聚集了大量财富,等等。
Barabasi在1999年的《科学》论文 [1] 中,第一次给出一个描述此现象的过程,通常叫做rich-get-richer,或者选择性加入模型 (preferential attachment model)。我们以互联网网页的链接数为例。在他的模型中,假设n个网页逐一加入到系统中,每一个新加入的网页以概率p随即选择链接到一个现存网页,以概率1-p随机选择一个现存网页并复制该网页的链接,即指向此网页所链接的网页。换个方法说,以概率1-p选择链接到一个网页的可能性跟该网页现存链接数成正比。这正是这个模型的名字的来源。用简易的推导可见,一个网页的链接数目的增长率跟此网页现有的链接数成正比,具有k条链接的网页数目恰恰就是power law分布。这个模型可以用来解释很多复杂的社会系
统中的power law分布。比如具有人口数目k的城市的个数同1/k^r成比例,正因为人口增长速度很自然的同现在人口数目成正比,假如所有人有后代持同等概率。在解释社会财富分布,或者明星的受欢迎程度也同样适用。一个“火”的程度的人物,被别人讨论而影响他人的可能性,恰恰跟他/她目前“火”的程度成正比。
这个模型的一个结果是系统中popularity的不确定性。最开始的小范围优势可以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无限放大。最开始的一些随机噪音可以有蝴蝶效应般的决定最终结果。最近的一篇《科学》论文 [3] 中,Salgankik, Dodds和Watts设计了如下的试验。试验者被随机分配到8个组,每个试验者可以先听提供的48支歌,然后选择最喜爱的歌曲下载。每支歌旁边都显示目前的下载数。下载数试验者可见。在另一组对比试验中(称作第二组),目前的下载数不可见。虽然两组结果中,好听的歌曲通常下载量高,不好听的通常下载量低。但是,很好听的歌曲中变成最受欢迎的歌曲可以有显著的不同,第一组的结果,受欢迎的歌曲market share的方差也有显著的增大。这个试验证实了rich-get-richer理论在描述歌曲下载和烂大街程度这个问题上的正确性。
总的来说,对于歌手,和歌曲,在同样的质量的假设下,最开始的宣传,对于路人的正面的影响,可以起到的作用可以非常的关键。从花生的角度来说,积极地打榜,积极地在论坛上宣传,从公司的角度,积极地在广播媒体上宣传,对一首歌(在同样质量的歌曲中)的胜出可以有近乎决定性的作用。
总之,大家要牢记打榜和口口宣传的重要性,此即本文的目的。
附注:本文只讨论质量超过某一阈值的歌曲。对于无论是演唱糟糕还是作词作曲糟糕的歌曲,即使有大规模的宣传/买榜也不能烂大街的例子,由于推理过于简单,不在本文描述范围之内。
[1] A.-L. Barabási, and R. Albert, Emergence of scaling in random networks,
Science 286, 509-512 (1999).
[2] D. Easley and J. Kleinberg, Networks, Crowds, and Markets: Reasoning
about a highly-connected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to be published in
2010.
[3] M. Salgankik, P. Dodds, and D. Watts,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equality
and unpredictability in an artificial cultural market. Science, 311:854-856,
2006.
Barabasi在1999年的《科学》论文 [1] 中,第一次给出一个描述此现象的过程,通常叫做rich-get-richer,或者选择性加入模型 (preferential attachment model)。我们以互联网网页的链接数为例。在他的模型中,假设n个网页逐一加入到系统中,每一个新加入的网页以概率p随即选择链接到一个现存网页,以概率1-p随机选择一个现存网页并复制该网页的链接,即指向此网页所链接的网页。换个方法说,以概率1-p选择链接到一个网页的可能性跟该网页现存链接数成正比。这正是这个模型的名字的来源。用简易的推导可见,一个网页的链接数目的增长率跟此网页现有的链接数成正比,具有k条链接的网页数目恰恰就是power law分布。这个模型可以用来解释很多复杂的社会系
统中的power law分布。比如具有人口数目k的城市的个数同1/k^r成比例,正因为人口增长速度很自然的同现在人口数目成正比,假如所有人有后代持同等概率。在解释社会财富分布,或者明星的受欢迎程度也同样适用。一个“火”的程度的人物,被别人讨论而影响他人的可能性,恰恰跟他/她目前“火”的程度成正比。
这个模型的一个结果是系统中popularity的不确定性。最开始的小范围优势可以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无限放大。最开始的一些随机噪音可以有蝴蝶效应般的决定最终结果。最近的一篇《科学》论文 [3] 中,Salgankik, Dodds和Watts设计了如下的试验。试验者被随机分配到8个组,每个试验者可以先听提供的48支歌,然后选择最喜爱的歌曲下载。每支歌旁边都显示目前的下载数。下载数试验者可见。在另一组对比试验中(称作第二组),目前的下载数不可见。虽然两组结果中,好听的歌曲通常下载量高,不好听的通常下载量低。但是,很好听的歌曲中变成最受欢迎的歌曲可以有显著的不同,第一组的结果,受欢迎的歌曲market share的方差也有显著的增大。这个试验证实了rich-get-richer理论在描述歌曲下载和烂大街程度这个问题上的正确性。
总的来说,对于歌手,和歌曲,在同样的质量的假设下,最开始的宣传,对于路人的正面的影响,可以起到的作用可以非常的关键。从花生的角度来说,积极地打榜,积极地在论坛上宣传,从公司的角度,积极地在广播媒体上宣传,对一首歌(在同样质量的歌曲中)的胜出可以有近乎决定性的作用。
总之,大家要牢记打榜和口口宣传的重要性,此即本文的目的。
附注:本文只讨论质量超过某一阈值的歌曲。对于无论是演唱糟糕还是作词作曲糟糕的歌曲,即使有大规模的宣传/买榜也不能烂大街的例子,由于推理过于简单,不在本文描述范围之内。
[1] A.-L. Barabási, and R. Albert, Emergence of scaling in random networks,
Science 286, 509-512 (1999).
[2] D. Easley and J. Kleinberg, Networks, Crowds, and Markets: Reasoning
about a highly-connected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to be published in
2010.
[3] M. Salgankik, P. Dodds, and D. Watts,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equality
and unpredictability in an artificial cultural market. Science, 311:854-856,
2006.
韭菜花咸菜
每年秋末,最后一批黄瓜下市的时候,正好韭菜花上市,这时候要做韭菜花咸菜。买一大包回来,一家人围着摘韭菜花,上面有时候有一种绿虫子,要当心。黄瓜通常买那种看上去不太好看的歪歪扭扭的黄瓜纽,一般图便宜,反正拌到咸菜里无所谓好看不好看。
韭菜花切碎,黄瓜纽切成滚刀块,姜切丝,撒盐,放到小坛子里腌起来。当天晚饭就可以吃新鲜的,很鲜很下饭,就黏粥稀饭都好。一般这个咸菜是时令菜,一小坛一个月就吃掉了。我从上大学后每年都赶不上吃,有次春节回家,老妈从冰箱里拿出来特地留给我的,我激动了很久。
现在已经10年没吃过了,很想念。
韭菜花切碎,黄瓜纽切成滚刀块,姜切丝,撒盐,放到小坛子里腌起来。当天晚饭就可以吃新鲜的,很鲜很下饭,就黏粥稀饭都好。一般这个咸菜是时令菜,一小坛一个月就吃掉了。我从上大学后每年都赶不上吃,有次春节回家,老妈从冰箱里拿出来特地留给我的,我激动了很久。
现在已经10年没吃过了,很想念。
8一8陈琳之死
花了一晚上潜伏在天涯和百度。。。。
陈琳和沈永革一起创办了竹书文化,出了几张大红的专辑,也赚了钱。后来网络兴起,音乐不赚钱了,加上陈琳拼事业拼的太厉害,吐血了,回老家修养身体,这时候沈出轨,和小三(之一?)邓蓉弄出人命。陈琳无法忍受,后来提出离婚,08年离婚后不久邓生下孩子,现在小孩子一岁多。当时媒体传绯闻是和岳夏,应该是个幌子,或者也可能岳也是小三,不过被邓蓉抓住机会上了位。现在小孩一岁多,时间上正刚好。
这件事对陈琳的打击太大了。她也离开了竹书文化。今年夏天跟张超峰结婚,张比她小,是她以前的吉他手。她和张超峰去西部旅行,她博克上有他们的照片。他们一起做了陈琳工作室,然后发了一张ep,张超峰是她的制作人,还有一首歌的作曲。但是这时她应该没什么太多钱了,这张ep没有大制作也没什么宣传。销量也不好。陈琳工作室后来随之解散。据称陈跟沈一直在打离婚财产官司,她分到的应该很少,她以前的唱片都还算竹书文化的,最后的一点钱放在ep上也花了。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她的路已经差不多走到头了。事业事业没有了,身体身体不行了,一生奋斗的东西都被前夫拿走了,和小三生了孩子,她因为为了竹书文化太拼了,也没有时间生孩子。钱也花掉了。最后给她妈妈留下的只30万的存折(随随便便一个40岁的普通人,中等生活水平的,也有几十万的积蓄吧),对一个艺人来说,可谓穷途末路。
陈琳跳楼也很奇怪的,不是在自己家,是在张蔷家。张超峰不在身边在湖北。死时穿着红鞋子,带着口罩。
死了以后沈非常高调的接受采访,在被采访的时候充分发挥了老油条老媒体的本领,强调婚姻都有问题(有问题也不是找小三的理由),强调是陈琳提出离婚(如果这个日子还过的下去的话难道她会不过?),强调陈琳在他生日时死去时因为怀念当时的快乐(这个真的有点脑残,我觉得一个女人穿着红鞋子,带着口罩跳楼自杀,更可能的是想着以后作了恶鬼也不放过你,看你以后的生日是如何的过法)。还隐性的泼了一把黑水,说陈琳不孕,说张超峰人品不好。
与此同时,沈还高调的办了一个陈琳追思会。请了很多艺人出席,各大门户网站都作了专题报道。如果说那英,韩红,陈坤的到来是怀念陈琳的(还是来social一下,同时感伤一下自己的好时代过去了?)。那么,张ly,谭vv这些新生代没有和陈琳一个时代的歌手跑来唱个完全不搭的歌,让外人看着觉得很无语。如果想到陈琳的专辑所有权仍然是竹书文化的,那么对沈的这种做法,大概可以想到是因为什么。如此利用死人,而且是自己糟糠之妻,一路走来的事业的partner,大家可以开始觉得恶心了。
非常奇怪的是,这个追思会并没有邀请陈的现任丈夫张超峰,而且借杨坤之口说“我们根本没有想到去请他”。当然张超峰出身卑微,也不算艺人。不过看这个追思会是谁组织的,大概可以看到出席人的立场。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是,张蔷,这个陈琳死前最重要的目击证人,并没有出场。反而带了一封信blahblah讲了些有的没的,不替陈琳说话反赞沈是“一位有情有义有担当的男子汉,背负着侮辱和猜测来完成陈琳最后的心愿。”。让人嘡目结舌,OMG。你站出来说当时发生了什么,不是就可以撇清伊背负的侮辱和猜测了吗?或者沈有本事把自己的小孩子领出来说没有一岁大,不也就撇清了吗?沈如此拙劣的撇清自己,不料欲盖弥彰。
很多媒体也把剑指向陈琳自己和张超峰,说陈琳一直吸毒(OMG,谁上了头条都会被报吸毒),说张超峰家庭暴力。说张超峰出事了就躲起来失踪了好几天---当然,不像有些人知道如何紧急公关这种突发事件。张几天后出现在媒体前,说自己一直在跟陈琳的家人在处理后事。对媒体的提问(家庭暴力),只简单说了一句:这是我妻子,你觉得可能吗?在八宝山陈琳的追悼会和尸体火化,张超峰伤心欲绝。沈永革这时候正在参加李静的超级访问,说如何陈琳是为他殉情。完全不顾她现任丈夫的感受,不顾自己出轨,从精神上到物质上把陈琳骗了个片瓦不留。
有很多人仍然认为张超峰也有问题,说如果第二次婚姻没有失败,陈琳不会自杀。我个人倒不这么看。陈琳09年已经不年轻了,身体也不行了,事业也早就走下坡路了,就差没有触底。他应该是真心体谅陈琳的,而且是确实帮助陈琳从07年最糟的时候一直走过来的。当然他的阅历和财富都没有什么,可能帮助陈琳的的确也很有限。不过如果说傍上陈琳是所谓要借此上位,我没发现他怎么个上位了,或者陈琳怎么能帮他上位了,如果她自己都已经是在生活中挣扎了。我反倒觉得如果没有张超峰,陈琳可能2年前就自杀了。陈琳吧居然还把一个说张超峰是小三的帖子置顶,OMG,至少陈琳没有一离婚就生子。陈琳大红的时候没有找小三,反而自己身体不好了事业没有了,赶快找个小三,还把自己半生奋斗的竹书文化拱手送人?而且离婚1年后才跟小三结婚,结婚了才几个月就自杀,你以为陈琳那么nc?
还有人说陈琳是抑郁症,说近两年都已经非常封闭自己,不和任何人联系。但是她在有开博克,从她西部旅游的照片,她拍的花,你可以看到她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她的文字严密有逻辑,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抑郁的人。10月末仍然去跑了商演,据说只是几千块的小场子,也可见她经济上的捉襟见肘。
我觉得越8越齿冷,娱乐圈娱乐圈,真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圈子。陈琳带着口罩自杀,大概已经知道自己是没有了话语权的。
ps,沈的绯闻小三和现任妻子都是竹书文化的艺人,兔子专吃窝边草。竹书文化的其他劣迹包括解小东那了钱来这里发唱片,结果母带被扣下最后唱片跑了汤。杨坤签约一年就想解约不成曾经得了抑郁症。沈的现任妻子邓蓉更是有猛料,是曾经的江西公安厅的厅长六位情人的一个,还介绍自己的表妹作情人,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阿。。。。
陈琳和沈永革一起创办了竹书文化,出了几张大红的专辑,也赚了钱。后来网络兴起,音乐不赚钱了,加上陈琳拼事业拼的太厉害,吐血了,回老家修养身体,这时候沈出轨,和小三(之一?)邓蓉弄出人命。陈琳无法忍受,后来提出离婚,08年离婚后不久邓生下孩子,现在小孩子一岁多。当时媒体传绯闻是和岳夏,应该是个幌子,或者也可能岳也是小三,不过被邓蓉抓住机会上了位。现在小孩一岁多,时间上正刚好。
这件事对陈琳的打击太大了。她也离开了竹书文化。今年夏天跟张超峰结婚,张比她小,是她以前的吉他手。她和张超峰去西部旅行,她博克上有他们的照片。他们一起做了陈琳工作室,然后发了一张ep,张超峰是她的制作人,还有一首歌的作曲。但是这时她应该没什么太多钱了,这张ep没有大制作也没什么宣传。销量也不好。陈琳工作室后来随之解散。据称陈跟沈一直在打离婚财产官司,她分到的应该很少,她以前的唱片都还算竹书文化的,最后的一点钱放在ep上也花了。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她的路已经差不多走到头了。事业事业没有了,身体身体不行了,一生奋斗的东西都被前夫拿走了,和小三生了孩子,她因为为了竹书文化太拼了,也没有时间生孩子。钱也花掉了。最后给她妈妈留下的只30万的存折(随随便便一个40岁的普通人,中等生活水平的,也有几十万的积蓄吧),对一个艺人来说,可谓穷途末路。
陈琳跳楼也很奇怪的,不是在自己家,是在张蔷家。张超峰不在身边在湖北。死时穿着红鞋子,带着口罩。
死了以后沈非常高调的接受采访,在被采访的时候充分发挥了老油条老媒体的本领,强调婚姻都有问题(有问题也不是找小三的理由),强调是陈琳提出离婚(如果这个日子还过的下去的话难道她会不过?),强调陈琳在他生日时死去时因为怀念当时的快乐(这个真的有点脑残,我觉得一个女人穿着红鞋子,带着口罩跳楼自杀,更可能的是想着以后作了恶鬼也不放过你,看你以后的生日是如何的过法)。还隐性的泼了一把黑水,说陈琳不孕,说张超峰人品不好。
与此同时,沈还高调的办了一个陈琳追思会。请了很多艺人出席,各大门户网站都作了专题报道。如果说那英,韩红,陈坤的到来是怀念陈琳的(还是来social一下,同时感伤一下自己的好时代过去了?)。那么,张ly,谭vv这些新生代没有和陈琳一个时代的歌手跑来唱个完全不搭的歌,让外人看着觉得很无语。如果想到陈琳的专辑所有权仍然是竹书文化的,那么对沈的这种做法,大概可以想到是因为什么。如此利用死人,而且是自己糟糠之妻,一路走来的事业的partner,大家可以开始觉得恶心了。
非常奇怪的是,这个追思会并没有邀请陈的现任丈夫张超峰,而且借杨坤之口说“我们根本没有想到去请他”。当然张超峰出身卑微,也不算艺人。不过看这个追思会是谁组织的,大概可以看到出席人的立场。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是,张蔷,这个陈琳死前最重要的目击证人,并没有出场。反而带了一封信blahblah讲了些有的没的,不替陈琳说话反赞沈是“一位有情有义有担当的男子汉,背负着侮辱和猜测来完成陈琳最后的心愿。”。让人嘡目结舌,OMG。你站出来说当时发生了什么,不是就可以撇清伊背负的侮辱和猜测了吗?或者沈有本事把自己的小孩子领出来说没有一岁大,不也就撇清了吗?沈如此拙劣的撇清自己,不料欲盖弥彰。
很多媒体也把剑指向陈琳自己和张超峰,说陈琳一直吸毒(OMG,谁上了头条都会被报吸毒),说张超峰家庭暴力。说张超峰出事了就躲起来失踪了好几天---当然,不像有些人知道如何紧急公关这种突发事件。张几天后出现在媒体前,说自己一直在跟陈琳的家人在处理后事。对媒体的提问(家庭暴力),只简单说了一句:这是我妻子,你觉得可能吗?在八宝山陈琳的追悼会和尸体火化,张超峰伤心欲绝。沈永革这时候正在参加李静的超级访问,说如何陈琳是为他殉情。完全不顾她现任丈夫的感受,不顾自己出轨,从精神上到物质上把陈琳骗了个片瓦不留。
有很多人仍然认为张超峰也有问题,说如果第二次婚姻没有失败,陈琳不会自杀。我个人倒不这么看。陈琳09年已经不年轻了,身体也不行了,事业也早就走下坡路了,就差没有触底。他应该是真心体谅陈琳的,而且是确实帮助陈琳从07年最糟的时候一直走过来的。当然他的阅历和财富都没有什么,可能帮助陈琳的的确也很有限。不过如果说傍上陈琳是所谓要借此上位,我没发现他怎么个上位了,或者陈琳怎么能帮他上位了,如果她自己都已经是在生活中挣扎了。我反倒觉得如果没有张超峰,陈琳可能2年前就自杀了。陈琳吧居然还把一个说张超峰是小三的帖子置顶,OMG,至少陈琳没有一离婚就生子。陈琳大红的时候没有找小三,反而自己身体不好了事业没有了,赶快找个小三,还把自己半生奋斗的竹书文化拱手送人?而且离婚1年后才跟小三结婚,结婚了才几个月就自杀,你以为陈琳那么nc?
还有人说陈琳是抑郁症,说近两年都已经非常封闭自己,不和任何人联系。但是她在有开博克,从她西部旅游的照片,她拍的花,你可以看到她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她的文字严密有逻辑,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抑郁的人。10月末仍然去跑了商演,据说只是几千块的小场子,也可见她经济上的捉襟见肘。
我觉得越8越齿冷,娱乐圈娱乐圈,真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圈子。陈琳带着口罩自杀,大概已经知道自己是没有了话语权的。
ps,沈的绯闻小三和现任妻子都是竹书文化的艺人,兔子专吃窝边草。竹书文化的其他劣迹包括解小东那了钱来这里发唱片,结果母带被扣下最后唱片跑了汤。杨坤签约一年就想解约不成曾经得了抑郁症。沈的现任妻子邓蓉更是有猛料,是曾经的江西公安厅的厅长六位情人的一个,还介绍自己的表妹作情人,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阿。。。。
Subscribe to:
Posts (Atom)